全国热线24/h
021-52287809

外国人学汉语与自我母语之间的过度是一种心理过程

本站 2023-04-18
  外国人学汉语与自我母语之间符合Selinker等人提出的中介语理论。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外国人学汉语与自我的母语之间就是母语与目的语。而这样的语言过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过程。
       Selinker认为,中介语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它们是: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目的语的过度泛化。也就是说外国人学汉语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其实是一系列的心理语法,这些语法时动态的、易于变化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会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心理语法。外国人学汉语是在学习地热语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僵化的现象,学习目的语的语法语音时不能很好的掌握,这就会让外国人学汉语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Selinker的中介理论是较早用认知观点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型,其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心理过程,而且这种理论为后来人们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给了外国人学汉语一种学习的建议,要知道汉语教学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的教学,抓住外国人学汉语的心理。
       外国人学汉语与母语之间是有一个过渡期的,根据中介语的理论可以知道,外国人学汉语是一个心理过程,正因有这个心理过程,使得外国人感到学习汉语很难,外国人在心理上慢慢的融合其他的语言文化,学习的汉语语言越多,形成的汉语知识系统就会更加的完善,达到的效果就会更好。

免费试听课

申请线下校区免费试听课,最新课程优惠优先抢座!每天仅限50个名额

最新资讯

热门课程

热门资讯